说 明
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培训课程体系要求,为进一步完善有关职业技能标准,为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业培训和技能考核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育婴师职业技能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教学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分为三个等级,内容包括职业概述、基本要求、工作要求、比重表四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参加编写和审订的主要人员有:潘炜、张兰、张慈欣、张海让、刘淑惠、李林郁、郭娜、裴丽娟、王颖超、王文洁、孙建春、刘会、高红燕。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
了艾特家家(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健联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培训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五、本《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起试行。
育婴师职业技能评价标准
育婴师
用现代教育观念和科学方法对0-3岁婴幼儿进行生活照料、护理和教育,辅助家庭完成育儿工作的专业人员。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育婴师、中级育婴师、高级育婴师。
室内、外,常温。
人格健全,身心健康,视觉、听觉正常,动作灵活,观察敏锐,良好语言表达能力,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初中以上学历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8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应具有本职业或相关专业丰富的知识,实际操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培训初级、中级育婴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证书或本职业师资证书或本专业教师资格证;培训高级育婴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师资证书或本专业教师资格证。
理论培训场所应具有可容纳3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50平方米和相关育婴早教设备(教育教学用具、婴儿床、洗涤用具、婴幼儿睡眠物品、婴幼儿食品配制及消毒用具,玩具、图书、挂图、手工制作教材及工具等)且室内卫生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设施安全。
从事或准备从事育婴行业的人员。
——初级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从事家庭服务等相关工作6个月以上。
——中级
(1)初中以上学历或取得母婴护理师、育婴员、家政服务员等职业初级培训证书,经本职业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从事家庭服务相关工作12个月以上。
——高级
(1)初中以上学历并取得母婴护理师、育婴员、家政服务员等职业中级培训证书,经本职业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
(2)从事家庭服务相关工作两年以上。
(3)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相关专业在校学生。
考试采取手机或电脑上机考试形式,不具备条件的可以纸卷考试。实操性强的课程原则上要有实操考核。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平均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10,且考评员为3人(含)以上单数。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60分钟,现场操作或模拟操作方式考核时间不超过30分钟。
理论教室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人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实操场地应具有20平米,配备育婴早教设备,室内卫生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设施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 爱心服务,科学养育
(3) 平等对待,尊重差异
(4) 诚实守信,合规操作
(5) 勤奋好学,钻研业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相关知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相关知识
(4) 《0~6 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相关知识
(1) 婴幼儿饮食与营养
(2) 婴幼儿睡眠与大小便
(3) 婴幼儿衣着护理
(4) 抚抱婴幼儿的方法
(5) 居家常用的清洁与消毒方法
(6) 婴幼的清洁与盥洗
(1)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2) 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3) 常见疾病的发现与护理
(4) 营养性疾病及护理
(5) 五官保健与护理
(6) 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7) 婴幼儿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
(8) 小儿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9) 意外伤害预防及初步处理
(10)婴幼儿常见发育行为问题
(1) 婴幼儿基础教育
(2) 婴幼儿的生活作息
(3) 教养环境规划与玩具
(4) 婴幼儿动作的发展
(5) 婴幼儿语言、感知和认知的发展
(6) 婴幼儿情绪情感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特点
(1)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概述
(2)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对象、内容、渠道与形式
(3) 与婴幼儿家长的交流
(4) 对婴幼儿家长的指导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育婴师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职业 能力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 育 婴 师 的 职 业 道 德 | 1.掌握育婴师相关法律法规。 2遵守育婴师职业守则。 3.熟悉育婴师一日流程并做好常规工作。(照顾婴幼儿、和婴幼儿做游戏、与家长交流等) | 1.育婴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常规。 2.育婴师职业性质和定位。 3.育婴师的职业保护和相关法规。 |
二 、 生 活 照 料 | 1.能指导母乳喂养并能进行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 2.能进行4-6个月婴儿泥糊状物、蔬菜汁、果汁的制作。 3.能制作简单的婴幼儿辅食。 4.掌握辅食添加的顺序及喂食方法。 5.能进行婴幼儿睡眠环境的创设及引导婴幼儿按时入睡。 6.能观察婴幼儿的大、小便,能更换尿布。 7.能为婴幼儿选择、更换衣服,能包裹婴儿。 8.掌握婴儿不同睡姿、不同月龄及外出的抱(放)方法。 9.能为婴幼儿的五官、手脚、指甲进行清洁。 10.能为婴幼儿洗脸、头、臀部及洗澡、擦澡。 11.能为婴幼儿环境、物品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 1.婴幼儿饮食与营养。 2.婴幼儿睡眠与大小便。 3.婴幼儿衣着护理。 4.抚抱婴幼儿方法。 5.居家常用的清洁与消毒方法。 |
三 、 保 健 与 护 理 | 1.掌握婴幼儿体格生长的测量方法及测量时间。 2.掌握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做好接种护理。 3.掌握婴幼儿常见疾病的基本护理方法,包括体温的测量、喂药的方法、开塞露的使用。 4.能对婴幼儿发热进行护理。 5.能对婴幼儿皮肤进行护理。 6.掌握意外伤害的相关知识及预防。 7.能对婴幼儿的创伤、烫伤、鼻出血进行初步处理。 | 1.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2.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3.常见疾病的发现与护理。 4.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 |
四 、 教 育 实 施 | 1.能科学合理安排婴幼儿日常生活,培养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能按照婴幼儿发育规律对婴幼儿进行粗大动作的练习。 3.能指导婴幼儿进行精细动作的练习。 4.能科学合理的对婴幼儿进行操节练习。 5.在家庭中能辅助感统失调的婴幼儿进行相关的练习。 6.能组织婴幼儿进行语言活动的练习。 7.能与婴幼儿一起玩视、听、触、味、嗅等活动。 8.能为婴幼儿准备丰富的环境,对婴幼儿进行认知能力锻炼。 9.能与婴幼儿保持良好的关系,并给予及时的回应和适宜的保教。 | 1.安排婴幼儿的生活作息。 2.婴幼儿动作与运动。 3.语言、感知与认知。 4.情感和社会性。 |
职业能力 | 能力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 生 活 照 料 | 1.了解并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 2.能为不同月龄段的婴儿选择适合的饮水工具。 3.了解奶制品的成分及不适宜幼儿的代乳品。 4.了解辅食添加的作用、时间、顺序及原则。 5.能为7-12个月婴儿制作一日膳食。 6.了解辅食添加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 7.能进行婴幼儿睡眠的护理。 8.熟悉婴幼儿大、小便的特点。 9.掌握室内清洁的方法。 10.能对食具、衣被、尿布、毛巾、玩具、便器进行清洁与消毒。 | 1.饮食与营养。 2睡眠与大小便。 3清洁与消毒。 |
二 、 保 健 与 护 理 | 1.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2.能对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单纯性肥胖病进行预防及护理。 3.能为婴幼儿进行口腔、听力、眼的保健与护理。 4.能掌握婴幼儿眼、鼻、耳给药的方法。 5.能发现并处理婴幼儿生活与教育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6.能为婴幼儿跌伤、碰伤、五官进入异物、宠物咬伤进行初步处理。
| 1.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基础知识。 2.营养性疾病及护理。 3.五官保健与护理。 4.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
三 、 教 育 实 施 |
1.能为不同月龄的婴幼儿选择适宜的环境、图书、玩具。 2.能根据婴幼儿粗大运动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选择、设计相应的运动游戏。 3.能根据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游戏的选择与设计。 4.能组织婴幼儿进行音乐、听说、阅读等活动。 5.能与婴幼儿一起玩指认、配对、分类、排序等游戏。 6.能引导幼儿正确的表达意愿。 7.能与婴幼儿一起玩数字、比较事物、认识方向等游戏。 8.能与婴幼儿一起进行简单的手工、图画的创作。 9.能识别和答应婴幼儿的基本情绪反应。 10.能引导婴幼儿进行亲社会活动。
| 1.教养环境规划与玩具。 2.婴幼儿动作与运动。 3.语言、感知与认知。 4.情感与社会性。 |
四 、 指 导 与 实 操 | 1.掌握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的原则。 2.掌握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内容。 3.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 1.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概述。 2.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对象、内容、渠道与形式。 3. 与婴幼儿家长的交流。 |
职业能力 | 能力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 生 活 照 料 | 1.掌握营养素的基础知识。 2.能为婴幼儿制定合理、均衡、适量的营养食谱。 3.能观察婴幼儿大、小便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4.掌握婴幼儿睡眠的生理特点。 5.掌握居家常用的消毒方法。 | 1.饮食与营养。 2.睡眠与大小便。 3.清洁与消毒。 |
二 、 保 健 与 护 理 |
1.掌握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护理方法。 2.掌握婴幼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 3.掌握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 4.能为婴幼儿外伤、骨折、中毒、溺水、触电进行初步处理。 5.婴幼儿发生意外伤害能及时拨打就医电话。 6.掌握婴幼儿铅中毒的预防方法。 7.掌握婴幼儿常见发育行为问题的预防及矫正方法。
| 1.婴幼儿生长的发育。 2.常见疾病的发现与护理。 3.小儿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4.意外伤害的初步处理方法。 5.常见发育行为问题。 |
三 、 教 育 实 施 | 1.了解婴幼儿教育的相关知识。 2.掌握婴幼儿教育的原则及方法。 3.掌握婴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 4.掌握婴幼儿日常观察与记录方法。 5.能对婴幼儿动作进行评价并能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6.能对婴幼儿语言、感知和认知发展进行观察与评价。 7.能观察、记录和评析婴幼儿情感和社会性行为。 8.能创设情境,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 1.婴幼儿教育概述。 2.婴幼儿发展评价与观察。 3.婴幼儿动作的评价和个别化培养。 4.婴幼儿语言、感知和认知发展的观察评价。 5.婴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主要问题分析与引导。
|
四 、 指 导 与 实 操 | 1.能根据婴幼儿发展阶段特点给予家庭教育指导,并指出家长教养中存在的行为问题。 2.能对家长提出的一般养育问题,给予解答。 3.能发现婴幼儿生理发育异常与偏移,及时告知家长。 | 家长指导与培训。
|
项目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基础知识 | 20 | 15 | 10 | |
相关知识 | 生活照料 | 30 | 20 | 15 |
保健与护理 | 20 | 15 | 15 | |
辅食制作与添加 | 10 | 15 | 15 | |
教育实施 | 15 | 20 | 30 | |
指导与实操 | 0 | 10 | 1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项目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
技能要求 | 生活照料 | 30 | 25 | 20 |
保健与护理 | 30 | 25 | 20 | |
辅食制作与添加 | 25 | 15 | 15 | |
教育实施 | 15 | 25 | 30 | |
指导与实操 | 0 | 10 | 15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